close







 


▼《秘密》80×40×28cm



       



 


 


▼《鏡子裏的陌生人》100×50×18cm






 


▼《下雨了?看見看不見》130×50cm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〈骨架〉


左/秘密  骨架


第一個做的骨架,用鐵絲為主,完成後上面再覆蓋上軟細的不锈鋼網(真是個錯誤!手被刺到好痛,鋼絲很細更容易刺到手,做完這個,一直想替代品要用什麼~


中/鏡子裡的陌生人  骨架


決定用竹條做骨架了,考慮這個作品上要用到臘,所以上面用PP板,用毛線縫上去~(老師看到這個照片,說這個感覺不錯,其實上面不用再做東西了~嗯,我做到這裏拍照時,也覺得這個感覺不錯!)


右/下雨了?看見看不見  骨架(最輕鬆完成的骨架)


也是用竹條做骨架,這個尺寸比較大,覆蓋面則是想到紗網,紗網用毛線縫在竹條骨架上,效果不錯,而且很輕,上面只需黏羽毛條與棉花,羽毛條用保麗龍膠,棉花則是用油漆刷把白膠刷上去黏住。



 


 


《創作自述》


  這次的作品,是我一直想做的,因為在立體造形上有點困難,所以遲遲未動工;之前的作品,大都是以平面複媒的方式,很想跳脫四邊形平面的框架,因此覺得走向立體是我目前最能表現出我想法的創作模式。


  此三件作品,還是有加入鏡子這個材料元素,鏡子元素的第一件作品─瞳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breezy_hsuan/article?mid=24&next=7&l=f&fid=9,一開始我只注重在「看」,但是後來我發現,雖然作品是我所做的,但是其實在創作完成後,作品卻給我更多的回饋,給與我更多的想法,或許當時對材料的使用,在其意義上是我自以為對材料所認定的特性,但其實在創作的過程中,會發生與自己所預期的有所不同狀況,在創作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很多平常不會注意到或是經歷的事產生。


  而從鏡子材料的特性之中,創作的使用上,發現可以從中體會出一些道理與智慧;鏡子的出現或許對我來說是必然的,而我只是多花了一點時間才了解這點。其實,或許並不是我選擇材料,而是材料選擇了我?亦或只是釋放本已存在我心中的問題而已。


  這次的立體與半立體作品,所使用的材料棉花與羽毛也是如此,小時候一直有的一個感覺-一朵很重的雲朵,而它卻是現在創作的形式內容,再加上創作的主題表達,就出現了這三件作品。



 


〈作品1〉主題:秘密


在一個漆黑的洞裏,隱藏著什麼秘密呢?


  此件作品,前方只留有一個如錢幣般的小洞,裏面則是一面鏡子,當我們從洞口往裏看時,借由外面的光線,看到的並不是洞裏的情景,而是只有自己的眼睛,在這裏看不到其它形像的樣貌,而是看見瞳孔中真實的自己。


  在這個消費的社會裏,大都在追求著外在的慾望,漂亮的衣服,象徵高貴的高價手飾與名牌包,酷酷的車子,最新的手機…..等,無一不是外在的樣貌追求,追求一種身份?被注目的炫耀感?


你有的也不過是自己而已,當你拿掉那些外在樣貌時,你還擁有什麼呢?  


 


 


〈作品2〉主題:鏡子裏的陌生人

  與作品1相反,此件作品是一個開放的空間,你可以從這裏看到自己,但是卻並不是那麼完整,被鏡射物(自己)有被分割的感覺,是經由一個個小方鏡子堆壘出來的影像。


  人都是有很多面像,在學校的面像,家裡的面像,對親人的面像,與陌生人講話的面像,對寵物的面像,在喜歡的人面前的面像……等等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像,在這個分割狀態的鏡子中,投射出的是自己抑或不是自己,或許那只是個陌生人?


 


 


〈作品3〉主題:下雨了?看見看不見


  此件作品只是在表現一朵雲,一朵應該是純白的雲朵,因為人類對大自然的的迫害與人類欲望的毒害,原本快樂的一朵雲,留下了眼淚~


  此件作品刻意的把它降低,雲本來是高高在天上的,我將它改變成人可以從上方來觀看雲朵的方式;就像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,我們必須用各種角度去觀看,才不會太過獨斷,如果用自己自以為是的觀看角度去解釋所觀察到的,那麼將會有所偏頗。


 


 


  在作品的名稱上,我用了最近讀的一本書《鏡子裏的陌生人》,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時,我覺得對我來說,真的形容的太貼切了~雖然當時我還不知道書中的內容,但書名卻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震撼,所以我就用了《鏡子裏的陌生人》當我作品的名稱。


  作品:下雨了?看見看不見。我用了一個疑問句,因為我覺得在生活裏或是學習上面,常常聽到的可能都是肯定句,疑問句可以讓人主動的思考問題,而不是被動的當個接收者。


  《看見看不見》則是我看過的一部紀錄片,「沙夏在十二歲的時候失明,成年之後,他娶妻、生子、工作,過著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。攝影機捕捉著他的日常生活,以及他和兒子之間的親密互動。在平凡中透露出的豐富情感各生命加,令人動容」這是紀錄片雙年展的說明文。


  我想每個人對看到的事物體會都不同,有所感動的事物也不同,在這部片中除了看到盲人的生活外,我還覺得有一點很重要,那就是數字的發明,我想盲人在走路時,應該會默數吧,這樣才會知道到了那裏,或是有固定的路線。有一幕是主角倒垃圾,這幕出現了幾次,有一幕是下雨天,主角照例拿著垃圾要到垃圾車丟,到垃圾車旁,主角把垃圾要丟進去,但是因為那天下雨,所以垃圾車的蓋子是蓋著的,主角只把垃圾放在了垃圾車上面,他可能以為垃圾是滿的,所以才丟不進去吧~很多生活上簡單的事,在盲人來說,其實是非常不簡單的。


  有些事,或許我們覺得理所當然,看不到它的重要性,像是數字,想想其實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是無所不在,且是不可或缺的。覺得真是偉大的發明耶~


  所以,或許下件作品有可能就會出現數字吧~


 


〈結語〉


 


  在這次的作品中,主要所使用的材料為工業棉花,鏡子、羽毛與臘,加上一點的毛線編織(雨滴)。


  因為這次的形象表現主要是雲朵,為了與題目互相呼應,所以選擇像雲的棉花;不過我選擇使用工業棉花(非自然物),為的是要表現出一種非自然的,工業棉花是自然物的替代品,一種非自然的生產物,雨滴所使用的毛線也是100%壓克力製品,使用它們主要是傳達一種工業文明,一種不應存在於大自然的物件,所以用它們來表現應該是自然的雲朵形象。


  工業棉花在這裏的形式表現,代表一種被資本消費主義所包圍,而無法遠離的無奈。臘在這裏則是屬於一種有能量的物質,臘它是一種燃料,在不同的溫度下會有不同的面貌,當我們被工業文明所包圍的同時,希望我們的內心還有像臘一樣的能量,可以掙脫出消費文化的桎梏,希望可以像臘一樣,雖然可能因為外在的人為或自然的改變(溫度變化),而使它的外貌改變,但終究它還是會回歸到它原本的狀態,保留它的功能。


  在陶博館的展覽亞細亞陶藝三角洲裏有一件作品─施宣宇的御風瀚羽-圖特,「當人死後,要面臨陰間的審判,智慧之神圖持(Thoth)」身後的天秤上分置死者之心和代表真理之羽毛。若不平衡,則圖特身前之怪獸會將死者之心吞食,死者將無法進入西方永生之境。


  圖特應該是埃及的神之一,另看到一則有關的敍述,有一幅埃及的紙草複製畫,下面畫著公正女神,中間有一個天平,一端放著死者的心臟,另一端放著象徵公正的羽毛,不知道圖特是否就是公正女神,但羽毛的含意中有著公正的意涵,在外觀上它雖然是一個很輕的物質,風一吹可能就不見了,但它卻是真理的象徵。


  所以,當我們看到一個物質或看待一個事件時,是否不應該事先就下判斷,真理的尋求是很難的,但至少我們不要太自以為是,知識是很容易取得的,但智慧就不是用教的就可以得到的了。


  在創作的過程裏,經由思考性過程,手動與物質的精神流通,通過創作的過程,物質經由思考性的洗禮與焠煉、投射以改變了物質,它不再是純粹原來的樣貌,而是經由加持後具有表現精神的、會說話的語彙物質。


  我所使用的這些材料元素,目前是我比較感興趣的,不知道它還會再帶給我什麼?我想每一種物質都有它的語言,它的潛在能量,就等待我們去透過與它的互動,不同的形式狀態中,從而發現並體驗人生智慧。
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雲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